一、案例描述:某班幼儿性格胆小、乖巧,可近段时间在晚上睡觉前总是不停地要解小便。妈妈检查发现并非生理上疾病,便询问孩子为什么总要解小便。孩子表示害怕,对妈妈说:“妈妈,不解小便老师要骂的。老师说过睡觉前要解小便。如果不解,等一下就没得解了。有几个小朋友小便都解出了。”妈妈听了非常震惊。
二、案例分析
1、该幼儿已有过度焦虑反应。焦虑症是以不安和恐惧为主的小儿情绪问题,好发于5——10岁,以女孩子较多。这些孩子常表现害怕、恐惧,或有大祸临头的不详感觉。案例中的幼儿性格胆小、内向,由于老师不妥的话语,使她感到害怕,出现了睡觉前不断要求解小便的现象。该幼儿的话语也不能全信。可能班上真的有孩子小便解出的现象,但是不是老师不让解小便的直接结果呢?也许有的幼儿是因为熟睡而尿床,但由于孩子年龄小,可能会把两样事情混为一谈。但如果真是因为老师不让解小便而尿床的话,那么老师就应该负责任。2、从教师角度来看:教师的言语从出发点来说是好的。天气寒冷,让每个孩子睡觉前解好便也是为幼儿着想:一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二是防止受凉。但教师的教育方法过于单一。因为孩子有各自的性格差异,有不同的心理承受能力。教师应鼓励孩子做到睡前小便,对做得好的孩子进行表扬,而不是惩罚、恐吓孩子“等会儿不能解了”来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