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1、欣赏故事,感受并理解其中自由自在的情趣。2、在合作游戏中,体会"规则"是和朋友一起自由自在玩耍的条件。
活动准备:绘本《像狼一样嚎叫》的幻灯片、彩虹伞活动过程:一、观察绘本封面1、这个故事的名称是:像狼一样嚎叫。2、像狼一样,那是不是狼?(这是一个关于狗的故事)二、欣赏绘本,理解情节教师讲述p1-31、莫卡想干什么呀?2、莫卡为什么想要自由自在?【设计意图:这里的提问不仅要帮助幼儿理解故事,还要注意幼儿的倾听质量。】在活动中:还可以提示幼儿仔细阅读画面中的细节,作必要的追问,如:幼儿:莫卡为什么不能自由自在地叫?教师:莫卡只能叫几下?为什么?幼儿:因为数字题的答案是"5"3、你们觉得自己在幼儿园、家里,做哪些事情不能自由自在?【设计意图:提问能让幼儿宣泄自己的情绪,和故事里的莫卡一样将自己的不满发泄出来。】在活动中:幼儿:不能自由自在地玩、不能自由自在地唱歌、不能自由自在地说话、不能自由自在地睡觉。。。。。。(这时,教师可以了解到幼儿许多真实的愿望)三、欣赏绘本、合作游戏1、教师讲述p4-6:莫卡终于自由自在了。2、教师出示彩虹伞。"我带来了彩虹伞,孩子们,自由自在地玩一玩吧。"【设计意图:游戏中幼儿玩彩虹伞的场面可能会乱作一团,但老师要允许他们自由"发泄",让幼儿充分感受现场的气氛。】
3、自由自在的感受怎么样?在活动中:幼儿:会做出:很好。。。很乱。。。很吵。"等反应。(这里要尽可能地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4、好,我们继续自由自在地玩,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彩虹伞里藏着一些小动物。想要的小朋友可以自由自在地找一找。【设计意图:这里要设定游戏时间为20秒,如果时间太长,会有意外伤害发生的危险】在活动中:幼儿可能又乱作一团。5、怎样才能找到秘密呢?【设计意图:这里可以让幼儿边游戏边反思自己的行为,为后续理解"规则"打好基础。】在活动中:幼儿:我们要一起把彩虹伞举起来,就能一下子找到。教师:怎么做?你来指挥。幼儿:大家站在彩虹伞周围,拿住(伞)边,听我喊1、2、3,一起把彩虹伞举起来。幼儿:哦,兔子有3只。。。有。。。5只。。。6、瞧,大家在一起玩耍时,要有一些游戏规则才会玩得有劲。大家一起做事情时,也要有一些规则,事情才能做得有条有理,容易成功。四、欣赏绘本,感受结尾1、看看莫卡在干吗?【设计意图:这是故事的高潮部分,教师讲述最好一气呵成】在活动中:由于故事情节紧张而紧凑,所以当莫卡逃离山顶时,幼儿一起惊呼:"我要回家!我再也不要自由了!"幼儿先前对成人的埋怨和不满,在危急的慌不择路中得到安抚。2、阅读绘本最后一页:猜猜,莫卡会像谁一样呢?画面中有《猴子》《鱼》等书的细节,为幼儿提供了无尽的想象空间。在活动中:幼儿很乐意地想象:莫卡去学爬树了。。。莫卡开始学游泳了。。。
活动建议:规则教育。对于缺乏自控能力的幼儿来说是最不可理解的。所以,借助绘本的情节开展教育,可以减少规则教育的说教成分。活动中幼儿跟随着故事中的人物情绪,经历了一次思想的历练过程,最终自然而合理地获得认知上的发展。活动中游戏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媒介作用,在玩耍中幼儿不知不觉地认同了教师传递的理念。应该说,任何游戏都可以完成这个使命,所以,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游戏,不必拘泥于方案的游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