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自然物首尾相连的方法测量长度,理解用不同长度的自然物测量,数据不同但结果相同。2、在听赏故事中引发对测量活动的兴趣。3、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材料准备:ppt课件、木夹子、吸管等。活动过程:一、讲述故事,引发测量兴趣(价值分析:通过谈话,引发幼儿对测量活动的兴趣)提问:知道蛇究竟有多长,可以用什么方法?小结:测量可以知道物体有多长。二、根据故事,尝试工具测量(价值分析:梳理测量要点)(一)、提问:许多相同的夹子,怎么量?(价值分析:通过操作,尝试用首尾相接的方法测量)小结:很多夹子用一个接一个的方法可以测量出蛇的身长。(二)、提问:一根吸管,怎么量?(价值分析:通过探索,尝试用做记号的方法测量)小结:一根吸管用做记号的方法可以测量出蛇的身长。(三)、提问:没有材料,怎么量?(价值分析:通过交流,了解身体的某一部分也可以作为测量工具)小结:没有材料时用自己的身体的某个部位也能测量。(四)、提问:同样是蛇,量出的长度为什么不同?(价值分析:通过比较,理解用不同的测量物测量,结果不同)小结:不同长度的材料测量,数据不同但长度相同。
三、延伸故事,巩固测量方法(价值分析:通过到环境中去寻找,进一步探究生活中的测量工具)我们再去找找其它的测量工具来测测小蛇的身长,看看结果怎样?教学反思: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小百科:长(拼音:cháng,zhǎng),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 。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此字本义是指空间或时间的距离大,读作cháng,引申为空间或时间两点距离大,又引申指深远。还可作动词,义为延长、赞许等。又从本义引申为年长,读作zhǎng,由此引申出岁数大,辈分高,排行第一等义。还可特指兄长、首领、长官。又可作动词,解释为生长,滋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