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
教学课例教学设计模板
年 级 |
幼儿园大班 |
课 题 |
《彩色牛奶》 |
||||
教学目标 |
1.理解故事内容,能根据故事中的情节进行大胆地猜想和仿编。 2.学习句型“XX给奶牛吃XX,就挤出XX,XX喝了变成了XX”。 3.体验故事中小动物们变色后的愉悦心情。 |
||||||
教学重点难点 以及措施 |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能根据故事中的情节进行大胆地猜想和仿编。 难点:学习句型“XX给奶牛吃XX,就挤出XX,XX喝了变成了XX”。 措施:多媒体课件教学。 |
||||||
学习者分析 |
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结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选择了此故事。故事中大胆的想象引领幼儿走进神奇的童趣世界,幼儿会更加注意蔬菜的颜色特征,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想象还有哪些小动物来喂奶牛吃蔬菜,小朋友们也来喂奶牛吃蔬菜,在讲述、游戏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述能力,想象能力。 |
||||||
教学环境及相关资源 |
蔬菜农场氛围营造,自制PPT、音乐《小汽车》、各种蔬菜图片 |
||||||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 |
活动设计 |
活动目标 |
媒体功能应用及分析 |
|||
1 |
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
情景导入法 |
激发幼儿兴趣 |
1.播放音乐,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2.播放农场及奶牛图片,引出故事。 |
|||
2 |
播放PPT,幼儿分段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
启发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演示法、提问法、观察法、讲授法、谈话法) |
1.理解故事内容,能根据故事中的情节进行大胆地猜想和仿编。 2.学习句型“XX给奶牛吃XX,就挤出XX,XX喝了变成了XX”。 |
1.播放图片,幼儿欣赏第一段故事,感受故事中神奇的想象。 2.结合PPT学说句型“XX给奶牛吃XX,就挤出XX,XX喝了变成了XX”。 3.播放课件,教师和幼儿完整讲述故事第一段。 4.教师小结。 5.播放课件,引出故事第二段。 |
|||
3 |
游戏: 我喂奶牛吃蔬菜 |
游戏法、谈话法、讨论法、实践练习法、观察学习法 |
1.学习句型“XX给奶牛吃XX,就挤出XX,XX喝了变成了XX”。 2.体验故事中小动物们变色后的愉悦心情。 |
1.幼儿分组喂奶牛吃蔬菜,仿编句型。 2.播放课件,请幼儿代表讲述。 3.幼儿人手一张蔬菜图片,喂奶牛吃蔬菜,教师提醒幼儿边喂边说。 |
|||
4 |
延伸活动: 幼儿喂奶牛吃蔬菜 |
实践练习法 |
体验故事中小动物们变色后的愉悦心情。 |
||||
教学总结与反思 |
活动亮点: 1、选材新颖,教具准备充分。 2、目标明确具体,教学环节紧凑流畅。 3、句式学习层层递进,课堂互动及时有效。 不足之处: 1、最后环节,要求幼儿以“我喂奶牛吃XXX挤出XXX的牛奶…”这样的句式来仿编,突然的角色变换和任务要求,容易让幼儿无所适从。人称的不统一容易让幼儿混淆。 2、我为幼儿建立了一个支架,通过小图片引发幼儿创编。让幼儿利用小图片仿编以后,可以将他们的仿编的内容制作成一张大图片或者一本大图书,张贴在墙上,幼儿可以随时看着墙上的图片试着讲一讲,这样效果会更好一些。 |
*注:请确保教学设计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