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ok网

超30万+幼师在这下载课件

幼儿园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快乐的罗嗦》含反思

所属分类:大班音乐教案 发布时间:2023-10-26 16:34:48
引导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掌握乐曲的节奏,通过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获得美的感受,学习运用舞蹈动作和观看图谱来表现乐曲及演奏方式,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本站长期更新幼儿园教研面试公开课教案。

设计意图:


  《快乐的罗嗦》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欢快、活泼的云南民间舞曲。是幼儿所喜爱的。新《纲要》中提到: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那么,怎样在本活动中体现新《纲要》的精神,使幼儿轻松、愉快地演奏乐曲呢?在此活动中,我以幼儿最喜欢的动物为题材,编成简单的故事导入教学,并将乐句分解,与故事中动物的特征相匹配,在这基础上,让幼儿扮演小动物并自由创编表演动作,结合形象、生动的图谱,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掌握乐曲的节奏,再请幼儿将动物与乐器相匹配,这样的做法使幼儿能轻易地感受曲子中不同乐句的强弱变化,较快地感受、理解乐曲。


重点:

运用舞蹈动作和观看图谱来表现乐曲及演奏乐曲。


难点:

有节奏的创编舞蹈动作。


难点解决:

学习看图谱及教师的身势动作。


目标:


  1、学习节奏乐《快乐的罗嗦》,感受、表现乐曲欢乐、活泼的情绪,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2、运用舞蹈动作和观看图谱来表现乐曲及演奏方式。进一步学习看图谱演奏。


  3、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4、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工具与材料:


  1、图片、图谱,幼儿使用的胸饰:小兔、小马、小青蛙、小羊若干,狮子一个。


  2、录音机、录有《快乐的罗嗦》的磁带。


  3、打击乐器:小铃、铃鼓、圆舞板、双响梆子、鼓、钹、洗衣板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及乐曲。


  提问:小动物们演奏的这首曲子,曲名叫什么?你听起来感觉怎么样?


  二、动作与节奏相匹配。


  1、出示图片,听音乐,请幼儿随音乐自由做小动物的动作,并在教师的帮助下确定节奏型。

幼儿园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快乐的罗嗦》含反思
  2、幼儿自由选择,教师指挥,幼儿完整表演动作。(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佩带胸饰坐到该位置上。)


  教师: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完整跳舞吧,那么怎么跳呢?请看图谱吧。(出示图谱)


  (1)幼儿看图谱跟随音乐完整表演动作。


  (2)教师用身体动作指挥幼儿完整表演动作。


  三、乐器与动物相匹配。


  教师:小动物们,我们要开始演奏了,我们来请一些乐器做朋友,请你们找一件适合你们的乐器吧。


  1、小白兔,跳跳跳,可以用什么乐器来表现?为什么?


  2、小马,的笃的笃用什么乐器好?


  3、小羊“咩——”地叫着,可以用什么乐器?


  4、小青蛙,呱呱呱,用什么乐器表现?


  四、幼儿选择乐器,尝试演奏乐曲《快乐的罗嗦》。


  1、分句练习。


  2、跟随音乐教师指挥,幼儿完整演奏。


  3、累加乐器钹、鼓完整演奏。


  4、艺术活动的高潮表现:尝试部分幼儿演奏,部分幼儿跳舞的综合艺术活动。


活动反思:


本次音乐律动所选用的乐曲就是《拉德斯基进行曲》,这首乐曲有着明显的进行曲风格,很适宜在行进中模仿律动。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调动幼儿的想象力,引出音乐都是有节奏的、要跟着音乐的节奏走路。教师在引导个别幼儿示范,要求其他幼儿边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集体做动作。充分调动幼儿自主探索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发现音乐的节奏感。


不足之处:


没有更多的时间留给孩子多巩固,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个活动不单单是一节音乐,更多的是在音乐活动中渗透了教师整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价值的取向。


音乐审美感受是使儿童在学习音乐过程中,通过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获得美的感受。因此,音乐教育中无论是能力培养、思想认识提高,还是心灵陶冶都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不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

幼师AI智能创作工具

一键生成教案、观察记录、发言稿,提升幼师工作效率。
接入deepseek大模型,智能生成各类教学文档,让您专注幼儿教育

推荐课件下载

大班音乐课件

  • 复制教案
  • 返回顶部
    用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