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意图
孩子们喜欢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能获得很多乐趣。《为什么我不能》循环往复的结构,简单明了的说话泡泡和问号,让孩子们在快乐中阅读,并知道符号表示着某种意义。活动目标1.初步认识符号:说话的泡泡和“?”。2.感受绘本循环往复的结构,尝试根据画面线索猜测动物说的话。3.养成仔细观察画面、认真倾听的习惯。重点难点
1.活动重点:良好的阅读习惯,初步认识书中的符号。2.活动难点:感受绘本循环往复的结构,尝试根据画面线索猜测动物说的话。活动准备绘本、动物图卡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出示P4,激发兴趣。这是谁?它在干什么?预设:(1)幼儿能说出“说话”,则继续。(2)未能说出小鸟“说话”,师则提出鸟在说话,“在说话,这个像泡泡一样的符号表示说话,尖尖指着谁谁就在说话”。二、提问,引导幼儿认识说话泡泡和问号。1.认识说话的泡泡。——你怎么看出来的?(嘴巴张开)——这个泡泡一样的符号也可以看出鸟在说话。尖指着谁就是谁在说话。(出示图片,叫“说话的泡泡”)2.认识“?”。——小鸟说话,在问妈妈问题。——咦?这是什么符号?这个弯弯的符号就表示问问题,叫问号。观察指导要点:1.幼儿是否能观察到鸟在说话。2.认识问号时,师提出并将符号贴在黑板上。重点认识泡泡。三、提问、交流,感受故事循环往复的结构。1.重点引导幼儿发现前后页的联系,巩固对符号的认识。——小鸟提到小鸭,小鸭在哪里?(出示第二页,贴出小鸟图卡)——小鸭在干什么?——小鸭除了游泳,还在干什么?(翻页)预设:(1)看出小鸭在说话,认识“说话的泡泡”。(2)没能说出,师用手势提醒幼儿关注,强调“说话的泡泡”。——你怎么看出来在问问题?(“说话的泡泡”,巩固对符号的认识)——它会问什么?(出示“猫爪蝴蝶”,给幼儿时间,大胆猜测,贴出小鸭图,可小结猜测,点评)——小鸭问:XX(教师慢慢说问题,加深幼儿对问题的记忆)2.巩固对图画前后联系的认识。——小猫除了抓蝴蝶,还在干什么?(翻页)预设:(1)幼儿说出“说话”,则接着问“它会问什么”,看下一页猜想。(2)幼儿没说出,教师引导,“在说话,在问问题”。——小猫会问什么?(问前,请幼儿发现萝卜和兔子。个别幼儿回答、模仿动作等)贴出小猫。——师慢慢说出小猫的问题,引导幼儿一起说。3.依次引导幼儿观察小兔、小狗等,鼓励大胆表述,贴出图卡。——接下来谁问问题?——你怎么看出来的?——它会问什么?(点评:观察仔细,表述完整,声音洪亮)预设:(1)能回答出问题。(2)部分能回答,可请个别上前表述,带动其他幼儿。(3)若多数不能回答,则在前面就没有解决问题。4.引导幼儿观察黑板上圆圈(循环往复)的结构。(1)小动物围成了一个…圆圈,让幼儿回答。(2)提出小动物可以一直问下去,感受循环往复的结构。——小鸟又在问,小鸭又在问等。观察指导要点:1.提关键问题,给幼儿充分时间思考,若答不出,则将问题细化,小鸟看到谁,它在干什么,会问什么。2.是否理解说话的泡泡和问号,若不熟悉,则在小鸭、小猫提问时加强巩固。3.观察幼儿能否大胆说出会问什么,并请个别表现突出的示范,针对词语、动作、表情等进行点评。四、活动小结。1.模仿动物。动物都有自己的本领,小鸟会xx,小鸭会xx等,幼儿边说边表现。2.小朋友们也有自己的本领,认识了说话的泡泡和问号,现在请你们到图书里找一找这些符号,结束活动。活动反思孩子们感兴趣,目标基本达成,知道接下来哪个小动物问问题,并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问题。活动前充分的准备和预设,使得我在活动中能更好的引导幼儿参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