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胶东花饽饽距今有三百多年历史,纯天然手工制作不仅外观好看,而且营养美味,是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班幼儿经常跟随爸爸、妈妈参加满月、百岁、婚礼、寿礼等喜庆活动,对那些五颜六色、造型各异、栩栩如生的“大花饽饽”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本活动以注重幼儿体验为主, 通过实物展示、场景再现等方法,让幼儿在了解胶东“花饽饽”文化发展和制作方法的基础上,运用馒头制作工具,尝试和面、揉面和塑型,回味胶东庄户人家绚烂质朴的乡土文化。
活动目标
1.了解胶东花饽饽的花样,知道在不同场合的寓意。
2.尝试综合运用和、揉、搓、压、粘等技能制作不同的花饽饽。
3.体验非遗文化的质朴和劳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一次性桌布,围裙、头巾、套袖人手一套,各色果蔬面团,面食模具、干净的泥工刀、压花器等等
2.胶东花饽饽视频(课件)
3.各种各样的花饽饽
活动过程
一、出示各种各样的花饽饽实物,幼儿参观“花饽饽面 食展”。
1.问题:“这些是什么?你见过吗?在哪里见过?”
2.小结:这些面食我们叫花饽饽,有动物、鸟、植物等不同的形状,颜色鲜艳。
二、出示调查表和视频,幼儿交流讨论,了解我们胶东花饽饽的发展历史、花样以及在不同节日里的寓意。
1.播放视频幼儿观看,简单了解花饽饽的发展历史。
问题:你喜欢我们胶东花饽饽吗?为什么?
小结:胶东花饽饽纯天然手工制作,外观好看,是我们 山东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出示调查表,幼儿和周围的小伙伴交流讨论调查表中自己认识的花饽饽、制作材料、在哪些节日里见过及其寓意 等,教师巡回倾听。
问题:你还见过哪些花饽饽?
什么节日见过?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不同的花饽饽在不同的喜庆时间表示不同的吉祥 寓意。如过百岁时女孩会用小燕子,表示手巧漂亮,男孩会用大老虎圈,表示虎头虎脑......
三、实践“饽饽乐”,幼儿综合运用和、揉、搓、压、粘等技能制作不同的花饽饽,体验活动的快乐。
1.讨论交流:你想制作什么样的花饽饽?怎么制作?教 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帮助提炼制作重难点,并适当进行
技能演示。
2.提出制作要求:大胆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花饽饽; 综合运用各种技能,粘贴牢固;保持卫生,与同伴互帮互助。
3.幼儿开始实践制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注意引导幼儿使用颜色各异的面团,表现出花饽饽的五 颜六色。及时帮助个别需要帮助的幼儿。
4.请伙房阿姨帮忙蒸熟。
四、“最美的祝福送给你”,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活动的快乐。
1.幼儿主动将带有寓意的花饽饽送给关爱的人,大胆说 出自己的祝福。
问题:你想把制作的花饽饽送给谁?为什么? 你想对他说什么?
2.师幼共同品尝美味可口的花饽饽,体验成功感。
四、活动延伸:引导幼儿到活动区中尝试自己发酵不同 颜色的面粉并再次制作。
活动反思
本活动主要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多感官参与法,引导幼儿了解常见胶东花饽饽的发展历史、制作过程及其所代表的寓意。通过动手操作感知非遗文化的质朴和活动的快乐。活动过程中幼儿对五颜六色的面团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大部分幼儿沉浸在自主创作的过程中,能巧妙运用牙签进行粘连, 用泥工刀进行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