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作品名称《过度爱干净的昊昊》
观察目标:帮助过度爱干净的昊昊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观察对象:昊昊
年龄段/班:大班
观察时间:2015年10月15日
观察分析【案例】
这个学期我班上来了一位可爱腼腆的小男孩昊昊,小朋友们都争着和他玩,可是他却总是有意地避开,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天早上我看到昊昊很早就来幼儿园了,宋鸿美小朋友见了他很高兴,跑到他身边说:“昊昊,我们一块去玩吧。”说完宋鸿美小朋友去牵昊昊的手,可是昊昊却把手缩进口袋里。我走过去对他说:“昊昊,你为什么不和宋鸿美一块玩?”“她的手很赃,我不和她牵手。”宋鸿美小朋友赶紧把小手伸出来说:“看,我的手不脏啊,很干净。”没想到昊昊说:“你去洗手,不洗手我不和你牵手。”无奈宋鸿美小朋友只好去洗手。看着宋鸿美小朋友洗手后昊昊才肯和她牵手。后来画画的时候,我发现昊昊坐在那发呆,我走过去问:“昊昊你怎么不画呀,是不会画吗?”他摇摇头说:“我不想画,油画棒太脏了,会把我的手弄脏的。”我连忙说:“小手弄脏了,我们可以洗呀。”在我的再三劝解下,昊昊才拿起笔画了一会。整理洗手的时侯,我发现昊昊洗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还要对着镜子照一照,这才满意地坐回座位。
【案例分析】
昊昊是个腼腆小男孩,非常爱干净,爱整齐,衣服总是整整齐齐,,每次洗手也是非常仔细的,洗完一遍又一遍最后再闻一闻,虽然爱卫生是好事,但是过度爱干净对于孩子来说弊大于利。昊昊的这种行为是习惯养成,已经让孩子构成了一定的心理障碍。通过和昊昊奶奶沟通,我们了解到昊昊过度爱干净主要是由于奶奶的教育方式不当造成的。奶奶自己也特别注意清洁,时常会督促昊昊洗手、洗脸、刷牙、收拾东西等,对昊昊要求过高过严,有时过分强调卫生的重要性,逼着孩子反复洗手,不要碰脏东西。这种态度和做法给孩子带来强烈的暗示作用,特别是对于像昊昊这样敏感内向的孩子影响更大。在这些行为影响作用下,孩子仿效的行为,渐渐形成固定的习惯,身上稍有些脏就得洗换,孩子所处的这个年龄段,正是性格逐渐形成的过程。孩子的这些习惯,就是对孩子卫生教育过度的结果,导致孩子对卫生的意识特别强烈,做为老师我觉得我应该和家长孩子沟通并慢慢引导。
采取措施一、和昊昊奶奶沟通,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科学的健康观, 家园配合。引导家长采取科学的教养方式,不要对孩子的清洁状况过分苛求。让孩子学会控制行为。对孩子好的行为给予及时的表扬和奖励。
二、鼓励孩子多参加群体活动,改善人际关系和心理环境。
三、加强健康教育,增强孩子正确的卫生观念和自我健康意识。为此我设计了“爱干净的小兔”这个活动,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引导昊昊了解爱干净的好处以及过度的爱干净、爱整洁,对伙伴及自身带来的不利,从而引导他正确地把握爱干净、整洁的尺度.
获取成效:通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和引导,昊昊已经形成了正确的卫生观念和自我健康意识,在集体活动中能够大大方方地与小朋友友好相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