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ok网

超30万+幼师在这下载课件

幼儿园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小精灵的魔法汤》含反思

所属分类:大班音乐教案 发布时间:2025-02-01 22:37:28
引导幼儿分析曲式结构,理解符号与魔法动作的关系,感受乐曲速度和强弱的变化,鼓励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大胆的表现,培养幼儿对音乐的节奏感和表现力。幼师课件网有海量优质课教学课件PPT长期更新,欢迎收藏!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流畅的风格,结合图谱了解曲式结构。


  2、感受乐曲渐强、渐快的旋律特点,并用肢体律动表现旋律变化。


  3、乐于在音乐活动中大胆的表现。


  4、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5、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1、物质方面:透明水瓶(均装半瓶水与幼儿人数相等)、颜料


  2、知识方面:幼儿初步感知乐曲的能力。


  3、心理准备:对魔术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并且对魔术有浓厚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受乐曲欢快流畅的曲风。


  难点是感受乐曲速度与强弱的变化。


【活动过程】


  1、"在森林的小木屋里,住着一个可爱的小精灵,这个小精灵有一个非常大的本领,就是喜欢调制心愿魔法汤。调这个魔法汤是干什么呢?它不是让我们用来喝的,而是帮助别人实现愿望的。"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魔法:什么是魔法?怎样熬制魔法汤?


  教师出示一瓶水(可变色),在音乐伴奏下演示魔法,并成功变出有色的魔法汤,让幼儿感受魔法的神奇。(提问:我是怎样变魔法的?做了哪些动作?你们想尝试吗?)


  2、幼儿初次在无音乐伴奏下尝试变魔法,简单模仿魔法动作。(提问:为什么没有变出魔法?寻找原因引出音乐)

幼儿园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小精灵的魔法汤》含反思
  3、幼儿聆听音乐。


  魔法音乐与魔法:请每位幼儿自取一瓶水(不带色),教师与幼儿一起随着音乐做动作。


  讨论:为什么没有变出魔法汤呢?


  4、幼儿聆听音乐,教师画图谱。"神奇的魔法秘方就藏在音乐里,我们来仔细聆听,把秘方找出来。"播放音乐,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图谱,幼儿观察。


  5、观察图谱,分析曲式结构,理解符号与魔法动作的关系。


  讨论:音乐的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像是在干什么?哪些代表搅拌、放魔咒、摇瓶子?


  6、借助图谱分段欣赏。搅拌、摇瓶的音乐,感受乐曲速度和强弱的变化。解决难点问题:搅拌的速度--越来越快;摇瓶子的速度与强弱--轻轻摇,再快速使劲摇。


  师幼一起边欣赏音乐边看着图谱"变魔法"。


  7、教师与幼儿一起在音乐的伴奏下投入的施变魔法,并成功炼制出各种颜色的魔法汤,幼儿间相互交流欣赏。


  8、教师介绍乐曲的名字:《加速度圆舞曲》。


  幼儿许心愿。"向着心愿魔法汤许一个小心愿,让神奇的魔法快点帮我们实现愿望吧!"



反思


  本次活动我运用了欣赏法、启发联系法和情绪感染法进行教学。首先,我用故事引入激发幼儿兴趣,使孩子们对制作“魔法汤”的过程感兴趣,最后,在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魔法汤、变出魔法汤的那一环节,有一个孩子还没等到我音乐响起就把颜色摇出来了,情急之下马上换了一瓶,才使现场没有尖叫的声音。课后在反思中,我意识到音乐教育不是用说理的方法,而是通过幼儿对音乐的审美感受,陶冶情操,丰富幼儿感情,启迪幼儿智慧,培养良好个性。同时,也看到了随机教育策略的重要性,及自己在引导幼儿学习、随机教育策略方面的欠缺。通过课后的反思及与陆老师进行讨论以后,总结出了以下几点亮点与不足:


  1.孩子们通过游戏的开展,可以初步的感知ABA的曲式结构,但是对于渐强、渐快的旋律特点这方面老师没有很好的引导,因此孩子们在用肢体来感应旋律变化方面不能很好的来体现,目标二就没有完满达成。


  2.教师能用森林里住着会变魔术的小精灵这个情景来贯穿游戏的始终,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并且在活动中老师让孩子尝试第一次变魔法汤的时候,最终失败,更加巩固了幼儿的搅拌、抓材料、点、摇等动作。


  3.音乐有一定的难度,而且由于是网上下载的音乐有些浑浊,不够清晰,教师在节奏的把握上还不够。


  4.由于音乐的不清晰,造成孩子在尝试当中没有了自主性,如果能将整段音乐里的搅拌部分、抓材料部分、摇的部分分段截出来,有针对性的去听音乐,孩子们可能更加清楚音乐的旋律与节奏。这样孩子们在结合音乐做动作时,也能更加的生动形象,更能切身的体会一个魔术师的快乐。


  虽然在活动中我对于奥尔夫音乐的开展仍是一知半解,有许多的不足之处,但是我相信,只要每次认真的实践总结,一定可以有所收获。

幼师ok网微信公众号

推荐课件下载

大班音乐课件

  • 复制教案
  • 返回顶部
    用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