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打击乐活动
教案:剪羊毛
活动名称:《剪羊毛》
活动目标:
1. 探索打击乐器的不同音色,运用不同的演奏力度与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2.学习看指挥与同伴合作演奏,体会打击乐活动的乐趣。
3.感受歌曲的活泼、欢快的旋律。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有看图谱、分组打击乐器的经验。
2.物质材料:铃鼓、铜碰钟;音乐《剪羊毛》;节奏图谱
① X— ▏ X — ▏
② X 0 X 0 ▏ X 0 X 0 ▏
3.环境创设:宽敞的活动室,幼儿坐成半圆或马蹄式。
活动重点:掌握两组节奏型
① X — ▏ X — ▏
② X 0 X 0 ▏ X 0 X 0 ▏
活动难点:幼儿分成两组能按节奏型看指挥合乐。
活动过程:
1. 导入部分:
1)教师出示毛衣,提问幼儿我们身上穿的毛衣是怎样来的,
幼儿根据已知经验讨论出羊毛可以纺线织出毛衣。(有条件可以播放剪羊毛、纺织毛线的视频)
2)幼儿欣赏歌曲《剪羊毛》,请幼儿说出听完歌曲的感受。
(欢快的)
2.基本部分
1)请幼儿听着音乐拍节奏.
2)节奏型:教师出示图谱,请幼儿看图谱拍节奏。
² 看图谱拍出两种节奏型。
² 提问幼儿身体的哪个部位可以演奏,运用身体进行演奏。
² 提问幼儿除了一起拍还可以怎样拍(轮奏、合奏)
3)请幼儿讨论乐器分配方案:依次出示铃鼓和铜碰钟,请幼儿尝试它们适合演奏哪种节奏型。
4)取乐器:请幼儿自主选择乐器,然后请幼儿分成两组组坐好。(幼儿哪哪种乐器就坐在相应的区域,不回自己的座位)
5)请幼儿看图谱、看指挥进行演奏。
6)听音乐看指挥进行轮奏与合奏。
7)请幼儿讨论在演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再次进行演奏。
3.结束部分
1)请幼儿交换乐器再次演奏。
2)请幼儿听《剪羊毛》音乐分成两组一边打节奏一边将乐器送回,出教室。
活动延伸:
1.将音乐、乐器投放表演区,让幼儿进行节奏探索。
2.日常过渡环节巩固练习。
u 课程优势
1.教学素材源于生活,通过谈话、谈论,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从听入手,感受节奏,整个活动以引导、支持、游戏形式进行探究活动,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
3.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在掌握节奏型的基础上,探索配器引
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等。
-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