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意图
如果你也曾翻开过那本名叫《黄雨伞》的书,我相信你一定也会和我一样不由自主地爱上她。那些美得让人惊讶的画面,听了还想听的音乐。虽然从头至尾没有一个文字,可是在画面的启承转合间,却让你真的能读懂画家的心思。这样的作品对于孩子一定会更加亲切。因为,书中那一把把的雨伞,分明就是孩子们在雨中的舞蹈;一幅幅变换的背景,就像流动的音乐,记录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一路走去,伞越聚越多,快乐也慢慢膨胀。5-6岁是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的时期,他们能生动有感情地描述事物,看图讲述能力也显著提高,并且在讲述时能根据图片内容想象角色的心理活动。因此我为孩子们设计了“黄雨伞”这个绘本活动,希望通过这样美轮美奂的作品把美传递给孩子。
活动目标1.初步感受无字书。2.喜欢阅读绘本《黄雨伞》,感受画面的色彩美和意境美。重点难点重点:感受画面的色彩美。难点:感受画面的意境美。活动准备1.PPT《黄雨伞》2.音乐《黄雨伞和雨滴》《朋友》3.绘本图片4套,篮子若干。活动过程:教师带领幼儿入场,师:今天到场的有那么多的客人老师,请用你们最好听的声音,最可爱的笑容和她们打个招呼吧!(一)谈话导入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一本比较特别的书,我们一起来读一读。1、播放绘本封面:请小朋友们看封面,说说你从封面上看到了什么?2、教师简单介绍扉页:作者、绘图以及出版社。教师:想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故事,我们往下静静的听,仔细的看。(二)在背景音乐中完整观看绘本,感知绘本整体风格。教师: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们带着问题来看绘本(三)集体阅读绘本前三页,获得对单页图画的初步感知1.连续阅读前两页教师:你在画面中发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教师:你们想到的画面太有意思啦!我都忍不住想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2.阅读第三页:教师:咦,好像画面变得更热闹啦!(1)你们发现了哪些变化?(地点、伞的颜色数量、其他的事物等)猜猜发生了什么事?(2)此时,打着伞的人们心情如何?他们可能是什么人?(3)看到这里,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个绘本与以前的看过的书有什么不一样吗?(引出无字书)这本书只有图画没有文字,这样的书叫无字书。画家把所有的故事都藏在画里面,让每个看书的小朋友自己来编故事。(4)无序播放剩余的5页画面教师:我真的很好奇,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有意思的事。这个故事还有5页,还会发生什么你们来决定。请所有朋友接受一个重要的任务,你们要做到以下三件事:(播放下一页)第一:请你们将剩余的5张图片和刚才看过的3张图片,一起创编属于你们的故事。第二:相同组的小朋友共同协商给故事排序,并讲图片贴在相应的序号下面。第三:故事编好以后,请每组成员共同展示,并由一名代表讲述你们的故事。现在给大家两分钟时间,仔细观察剩下的这些图,想想你要怎么来给它们排队,各小组怎么分工,好好商量一下。如果你们组已经商量好了,那么你们就可以开始行动了。我们约定一个时间,5分钟够吗?(四)幼儿分组,合作编排故事,并完整讲述。 1.每组8张图片,同组幼儿共同协商给图画排序。2.幼儿集体阅读本组编排的图书,尝试用有序连贯的语言讲述。小朋友们,倒计时开始,还有一分钟!教师:现在各组已经准备就绪,哪组小朋友愿意第一个来分享他们的故事呢?3.各组组员共同上台展示编排结果,并派一名代表讲述故事。(播放轻轻的背景音乐)教师:下面的小观众,请认真倾听,待会请你们来谈谈听完的感受。 4.每组分享完故事后,教师向其他任意一组幼儿提问:你觉得他们的故事哪个地方最有趣?什么地方让你印象最深呢?说说他们故事里最特别的地方?教师:你关注到了他说的这个细节,我们要为讲故事的你们热烈鼓掌!小结:今天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编出了属于自己的既特别又有意思的故事,最重要的是体验到了和小伙伴在一起的快乐,我相信你们也还有更多的故事想和大家分享!(在轻柔的背景音乐中从头播放绘本)延伸活动:幼儿将自己的故事,去和别的同伴分享。教师:小朋友们,现在回到教室和好朋友分享你的故事吧!别忘了给美丽的老师们再见哦!活动反思1.成功激发幼儿兴趣,幼儿对美丽的色彩特别感兴趣。2.教学设计有层次,循序渐进,感受绘本画面的美3.教学准备充分,音乐具有很强的带入感4. 整个活动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关注幼儿发展,注重幼儿对美的感受,激发幼儿对绘本的喜爱。5.提问和总结语言不够精炼、准确。6.对遇到困难的幼儿个别指导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