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ok网

超30万+幼师在这下载课件

幼儿园大班端午节教案这样写?语言领域

所属分类:大班语言教案 发布时间:2025-02-01 04:32:17
端午节就要到了人们是怎样过端午节的?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学习儿歌,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感知端午节的民俗文化,引导幼儿大胆运用有节奏的朗诵,体验儿歌的韵律美,本教案含教材分析,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完整教学设计详情请看下面

教材分析

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纲要》中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端午节》是一首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是儿歌,以浅显的语言表达了端午节的地方风俗习惯。本此次活动从引导幼儿回忆端午节习俗入手,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感知端午节的民俗文化,引导幼儿大胆运用有节奏的朗诵, 体验儿歌的韵律美。

教学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以及地方风俗习惯。

2.学习儿歌,感受作品的语言节奏和韵律美。

3.尝试仿编儿歌,体验创作的快乐。

教学准备

经验准备:了解端午节来历和习俗物质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1.谈话交流,回忆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提问:端午节就要到了人们是怎样过端午节的?为什么要过端午节?

小结:每个节日都有各自各的习俗与传说,这些习俗和传说不仅代表了我们的文化,也流传下来许多的节庆活动,像现在端午节举行的包粽子、插艾蒿、挂香囊、龙舟比赛等。

2.结合教学课件欣赏诗歌,引导幼儿初步理解儿歌内容。

(1)组织幼儿交流倾听儿歌后的感受。提问:儿歌里说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

(2)根据幼儿的回答,播放相应的课件,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3.结合课件,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作品的语言节奏和韵律美。

(1)教师再次朗诵儿歌,引导幼儿理解,加深印象。提问:刚刚的儿歌里面,你听出哪些音比较像?

小结:小朋友听的很仔细,听到了阳(yang) 和囊(nang)很相似,老师发现儿歌里还有一些你们没有发现,现在我们一起再来听一听。

(2)引导幼儿和老师一起念读儿歌,重点念准以下发音:阳(yang)、囊(nang)、妆(zhuang)、香(xiang)。

提问:为什么这些音听起来很像?

小结:原来人们为了让儿歌更好听,让最后一个音都听起来很相似, 这便是运用了押韵的方法。

(3)引导幼儿朗诵儿歌,感受作品的节奏感。

提问:第 1 段儿歌前两句有几个字?最后一句话有几个字?第 2 段、

第 3 段呢?这样朗诵起来有神们感觉?

小结:这首儿歌每一段第 1、2 句都是 3 个字,最后一句都是 7 个字。这样的儿歌朗诵起来既整齐又有有节奏感,给人美的享受。

4.引导幼儿有节奏的朗诵儿歌,体验儿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5.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尝试仿编儿歌。

端午节还有哪些活动?我们一起把这些活动也编到儿歌里吧!鼓励幼儿用儿歌里的句式结构进行仿编活动,体验创作的快乐。

附儿歌

端午节

端午节,艳阳照,家家门上插艾蒿。

挂丝线,戴香包,娃娃乐得蹦又跳。

吃粽子,划龙船,纪念屈原永记牢

幼师ok网微信公众号

推荐课件下载

大班语言课件

  • 复制教案
  • 返回顶部
    用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