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当代杯"全国幼儿教师职业技能大赛--教案
参赛作品名称超级买手参赛作者 熊晓雪单位名称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成飞幼儿园教学领域
科学领域年龄段/班大班设计意图在一次创游活动中,我班幼儿在飞飞超市里发现了购买物品与钱计算不清楚的问题,有的孩子说应该做一个清单,有的孩子说就应该把买的东西画下来,孩子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提出:5-6岁幼儿已能发现生活中许多问题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并从中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为抓住幼儿生活中出现的“真”问题,并以此为支持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契机,我设计了这次活动。活动目标1.通过购买初步感受10以内钱币的换算。2.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购买计划,并能对购买商品统计分析。
3.鼓励幼儿独立完成购买活动,体验换算钱币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1.运用不同的纸币+硬币的组合方式组合10元钱。
2.10以内的减法运算。难点:1购买物品后找零的运算。
2探索购买物品数量与钱的关系3尝试分类物品。活动准备1.超市图片、标有价格的物品。2.幼儿购买物品账单、个1元硬币、5元纸币、10元纸币若干、托盘若干
活动过程1.开始导入(1)教师出示超市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这是什么地方?教师:这里是干嘛用的?教师:买这些东西需要什么呢?教师总结:原来这里是超市,我们需要用钱在里面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2.引导幼儿预估10元钱的价值,及对一般商品价钱预先断。教师:如果你有10块钱你会在超市里些什么?幼儿:我想买棒棒糖,铅笔,零食。教师:哦,原来你们有这么多想买的东西。熊老师很好奇你们想买的这些东西都需要多少钱呢?例如:棒棒糖多少钱呢?教师总结,我们喜欢的物品有的需要2元有的需要3元教师:小朋友们算一算,如果你买棒棒糖2元铅笔一元,够不够?有没有多的钱?可不可以继续购买?3.教师出示1元硬币及5元、10元纸币,引导幼儿自行组合出10元钱。(1)教师:今天熊老师给没个小朋友都带了1元硬币和5元及10元的纸币,熊老师很想知道如果是你,你会选择怎么取出10元钱呢?
最后还有一个小小的任务,利用假期休息时间和父母一同去逛商场,超市等地方详细看一看大人如何购物,如何使用人民币,也可以自己去购买,把你的想法和同伴交流一下,也可以告诉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将幼儿的学习与他们真实的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突出科学领域学习“情景化、过程化、活动化、经验化”的特点,通过对钱币的组合,现了10以内的部分加法,在随后的活动中我运用孩子们自己设计并使用的“计算表”来记录自己的活动,在购买活动里我设计了三个层次,在每一次购买后引导幼儿总结自己之前购买的物品及剩余钱,为幼儿再次购买做预算,通过探索,“超市物品购买的”方式,体验了10以内减法的运算,同时也感受了数字带来了乐趣,最后以讨论的方式探索出购买物品数量与物品价格之前的关联,通过真实可见的物品鼓励幼儿做出自己的判断。同时活动符合《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的要求,及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与新的学习活动中,有利于形成终身受益的学习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