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背景:
小朋友们要毕业了,老师用同样长度的漂亮丝带,扎了五颜六色的花送给他们。他们收到礼物都很开心,忽然皮皮发现她和琳琳的花大小怎么都不一样呢,便跑去问老师:“我和琳琳的花为什么不一样大啊?”老师说:“那你们自己拆开比一比吧!”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理解物体的形状,位置发生变化后,物体的长度保持不变。
2.发展幼儿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3.学会正确的比较长短的方法。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
故事挂图《老师的礼物》丝带卡片。相同长度的绳子两根。
学具准备。
丝带卡片。相同长度的绳子两根。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与幼儿一起玩“吵嘴的小蛇。”的游戏。游戏玩法。
老师这里有两条小蛇,他们在吵架,吵架吵的可凶了,为什么吵架呢?让我来问一问吧!
哦我知道了,原来他们都觉得自己是最长的,谁也不甘示弱,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替他们量量吧,看看谁是最长的。
教师出示教具两根绳子,带领幼儿比较长度,并教给幼儿正确地比较长短的方法, 两根绳子的一端对齐,将两根绳子拉长,目测比较长短即可。
2.教师出示故事挂图《老师的礼物》,讲故事并引导幼儿回答问题。教师:皮皮发现他和玲玲的花有什么不一样呢?
皮皮比较之后,发现什么问题?
二,集体活动。
1.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故事内容,比较丝带的长短。
教师:小朋友们,老师也拿了四条丝带,做成了礼物要送给你们。教师出示用丝带做成的这个礼物。
教师:这四个小礼物,玩法可多了。
老师示范礼物的玩儿法,吸引小朋友的兴趣。
教师:老师有个秘密要告诉小朋友,做这 4 个礼物的丝带是一样长的,你们相信吗?
教师将 4 个礼物分别拆开,比较长短。
教师:原来做礼物的四条丝带是一样长的。
物体的长度,不因它的颜色和位置的改变而发生改变。
2.小蛇的情景再现,变化弯曲的样子,比较长短。
教师:刚才两条小蛇玩累了,睡着了,他们睡觉的姿势是不一样的,一条弯曲成s 形,另一条蜷缩成了一团。
教师:小朋友们这两条小蛇是一样长的吗? 我们拆开来比较一下吧!
三,操作活动。
第一组,教师仔细观察学具图片上两条造型不同的丝带,并比较它们的长短。第二组,教师发给幼儿相同长度的毛线,要幼儿自由摆出不同的形状。
四,延伸活动。
1.园内延伸。
(1)课外活动时,教师在场地中用相同长度的两根跳绳围出两个不同的图形, 让幼儿借助自己的小脚测量一下,两根跳绳是一样长的。
(2)园内完成《操作册》第 61,62 页。
2.家庭延伸。
(1)家长与幼儿一起在生活中探讨其他的测量方法。
(2)家庭完成《亲子册》第 61,6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