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意图
生活中随处可见幼儿数经验的运用,大班的孩子对数字也尤为敏感和感兴趣。例:之前讲了一个分苹果的故事,孩子们对最后篮子里苹果的数量尤其感兴趣。于是和孩子们一起玩儿了一次分苹果。篮子里总共有8个苹果,同学A和B手里各有2个苹果,篮子里还剩几个苹果?孩子们通过数数、目测、加减运算、分解与组合的方法推算出篮子里还剩几个苹果。
《学前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中提到:“数概念需要在幼儿的生活和游戏中渗透,让幼儿有大量机会去操作,并强化理解。”
《纲要》中科学教育目标强调:“能够运用各种感官动手操作、探究问题。”
于是设计了本次数学活动,让幼儿在运奶盒的游戏情境中,运用已有的数经验推测奶盒的数量变化。第一轮用到了数数、目测数群的办法,第二轮用到了分解与组合的办法,第三轮用到了加减运算的办法,第四轮根据起点、途中和终点的奶盒数量,推算出掉落在山洞里的奶盒数量,还用到了比一比的办法,不计算直接知晓哪队胜利…在游戏中,发展观察、分析、推理、解决问题等能力。同时,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用数学语言清晰表述推测的方法和结果。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的数经验推测奶盒的数量变化 (数数、目测数群、分解与组合、加减运算、比多少…..) ,发展观察、分析、推理、解决问题等能力。
2、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能用数学语言清晰表述推测的方法和结果。
重点难点活动重点:运用已有的数经验推测奶盒的数量变化 (数数、目测数群、分解与组合、加减运算、比多少…..)
活动难点:用数学语言清晰表述推测的方法和结果。
活动准备
大盘子4个(贴好蓝红标识)、牛奶盒20个、大桶2个、蓝红小路各一条、白色小河、 “山洞”2个、黑板(标有起点、途中、终点的标识)、 记录用的珠子
活动过程
一、看材料猜测玩儿什么游戏,听儿歌了解玩法和规则。
师:大家看一看桌子上有哪些材料?猜猜可能会玩什么游戏?(藏奶盒、分奶盒….)
师:你为什么猜测会玩送奶盒的游戏呢?(看到了奶盒、路)
师:答对了,我们要去帮奶牛阿姨运奶盒。可游戏怎么玩儿呢?答案藏在一首儿歌里,大家 仔细听。
儿歌:小朋友 本领大,用身体 夹奶盒,比比哪队 运得多,321出发。
师:刚刚在儿歌里听到 游戏怎么玩儿呀?(用身体夹奶盒)
师:那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夹奶盒呢?(脖子、腋下、手肘、手臂、膝盖后面…)
师:还听到了什么?比比哪队运的多, 那奶盒要运得越多越好哟。还有口令 321出发
师:12个小朋友平均分成二队,每一队几个人参与游戏呢? 6
左边是什么队?(红)右边呢?(蓝)
师:待会儿儿歌响起 “小朋友本领大”,队员才能开始 用身体 夹奶盒。当儿歌念到“321出发” 才能开始走小路、过小河、把夹在身上的奶盒放到桶里,然后马上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师:哪队桶里奶盒数量多,就能赢得一颗星。三轮游戏结束以后,比一比哪队获得的星星数量最多,即为获胜。
游戏玩法清楚了吗?那接下来要讲游戏规则了。比赛一共有三条规则:
第一条规则:队员只能用身体夹奶盒 ,不能用手拿;
第二条规则:儿歌响起“小朋友本领大” 队员才能开始 用身体夹奶盒;当儿歌念到321出发时,才能走小路、过小河。那怎么过小河呀?用自己的方式:跨、跳。
第三条规则:途中如果有奶盒掉落,不能捡起来。哪里是途中?路、河
大家清楚游戏规则了吗?那我们一起回忆下三条规则。(师幼一同回忆)
第一条规则:队员只能用身体“夹奶盒”不能用手拿。
第二条规则:当儿歌响起“小朋友本领大”队员才能夹奶盒;当儿歌念到321出发时,才能走小路、过小河。
第三条规则,途中如果有奶盒掉落不能捡起来。
玩游戏之前,我们来把儿歌念一次(拍手、节奏、流畅)
儿歌:小朋友 本领大,用身体 夹奶盒,比比哪队 运得多,321出发。
二、开始运奶盒游戏(猜测每队最终运到桶里的奶盒数量,并说出理由)
第一轮游戏:(分解与组成、加减运算)
游戏的玩法和规则都清楚了吗?那我们开始第一轮游戏吧。
第一轮红队派谁上场?蓝队呢?
儿歌响起,二队才能开始夹奶盒哟,预备起
儿歌:小朋友本领大,用身体夹奶盒,比比哪队运得多,321出发。
每一队都有十个奶盒,猜一猜哪一队桶里奶盒数量多呢?
红队先来猜一猜,你们的桶里有几个奶盒?
猜5的谁来说理由?(原来有10个,现在起点处有3个,路上有2个,起点和路上的合起来5个,5和5合起来等于10)
几和几 合起来等于10,***用分解与组合的办法推算出桶里奶盒的数量。
都觉得是5吗?有没有答案不一样的?或者答案一样 但是算法不一样的?
几加几等于10,***用加减运算的办法推算出桶里奶盒的数量。
那现在我们来数一数,桶里到底有几个奶盒?2、4、6…..
现在换蓝队来猜一猜,你们的桶里有几个奶盒?
猜7的谁来说理由? (起点处有*根,路上有*➕* *根 合起来*根,10-4等于6)
**用加减运算的办法推算出桶里奶盒的数量。
我们来数一数,桶里到底有几个奶盒?2、4、6….
哪一队桶里奶盒数量多呀?这一轮*队胜利了,那给*队画上一颗星
师小结:看来呀,猜也是需要根据的。我们可以用分解与组合的办法,推算出桶里奶盒的数量;也可以用加减运算的办法,推算出桶里奶盒的数量。
第二轮游戏:(眼睛看一看比一比 默数 目测数群)
现在第二轮游戏,每队请二名没玩过游戏的队员上场,先把所有奶盒送回起点。
2个2个数检查下每队是不是有10个奶盒。
如果要为队员争取更多夹奶盒的时间,那念儿歌的速度可以怎么样啊?(慢)
那这一次我们慢慢念儿歌,帮队员争取更多夹奶盒的时间。
每个夹奶盒的队员,要想办法多夹一点奶盒哟,
预备起,小朋友本领大,用身体夹奶盒,比比哪队运得多,321出发。
总是用加减运算和分解与组成的办法,太简单了,这次我要考一考大家。
只用眼睛看一看 比一比 能不能知道哪队桶里奶盒数量多?
听清楚要求哟,只用眼睛看一看、比一比能不能知道哪队桶里奶盒数量多?
谁来说一说?
蓝队看到几个奶盒?3 红队看到几个奶盒?2
看一看 比一比 看到奶盒的数量? 哪队桶里奶盒数量多呢?
你是怎么知道的?用一句话说清楚?
外面看到奶盒数量多,桶里奶盒数量少;
外面看到奶盒数量少,桶里奶盒数量多。
谁比谁多已经知道了,可红队桶里比蓝队桶里多几个奶盒呢?
和刚才一样,不用运算和分解与组合的办法,只用眼睛看一看 比一比,能不能知道红队桶里比蓝队桶里多几个奶盒呢?
外面看到红比蓝少1,桶里就红比蓝多1。反之…..
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来数一数,这一次大家嘴巴要休息了,眼睛看 心里数。
红队桶里有几个奶盒?蓝队桶里有几个奶盒?红队桶里比蓝队桶里多1个奶盒。
这一轮哪一队桶里奶盒数量多呀? 那给红队加一颗星。
蓝队小朋友在讲理由的时候,说得很清楚完整让我心服口服,给红队也加一颗星。
师小结:原来用眼睛看一看、比一比,也能猜出哪队桶里奶盒的数量多。外面看到数量多,桶里数量少。外面看到数量少,桶里数量多。外面看到红队比蓝队多一个奶盒,那桶里红队比蓝队少一个奶盒。外面看到蓝队比红队少一个奶盒,那桶里蓝队比红队多一个奶盒。
第四轮游戏(推算桶里奶盒数量方法的运用和梳理)
最后一轮终极挑战可以加三分哟。
分数增加游戏的难度也增加了。大家有没有信心挑战最后一关?
那我要搬出我的终极武器了,我要在红队、蓝队的小路上各加一个山洞。
待会儿队员从起点出发、走小路、过小河、钻山洞、然后把奶盒运到桶里。
这一次二队可以各派出一名队员帮他们夹奶盒,预备起,念儿歌。
猜一猜哪队获得奶盒数量多呢?(洞里的被挡住了,怎么知道呢?)
大家都会用加减法、分解与组成和比一比的方法了,桶里的数量已经不稀奇了。那我就直接给大家看桶里有几个奶盒吧。2468/246
哪队桶里的奶盒数量多呢?第一颗星加给*队
游戏还没有结束哦。
现在请蓝队猜红队山洞里奶盒的数量,红队猜蓝队山洞里奶盒的数量。
猜对对方山洞中奶盒数量加一分,说清楚理由还要再加一分。
蓝队先来猜一猜,红队山洞中有几个奶盒?谁来说理由?
红队山洞里到底有没有牛奶盒呢?我们一起打开山洞看一看。
红队觉得蓝队可以得几分?猜对洞里的数量得一分,说清楚理由再加一分。2分
现在红队猜蓝队山洞里有几个奶盒?谁来说理由?
蓝队山洞里到底有没有牛奶盒呢?我们一起打开山洞看一看。
蓝队觉得红队可以得几分?猜对洞里数量得一分,说清楚理由再加一分。二分
师小结:除了用加减运算,还可以用分解与组合的方法推算出桶里奶盒的数量,还可以用什么办法呀?(幼:看一看、比一比 看到奶盒的数量,看到的数量多,桶里数量少;看到的数量少,桶里数量多。)
我们还学会了根据途中和桶里奶盒的数量,推算出 “山洞”内奶盒的数量。
待会回教室,我们把游戏也分享给其他的同学吧。
活动总结
创设帮奶牛阿姨送牛奶的情境,孩子们都成功角色代入,投入到了游戏情境中。为了每个孩子都能感受成功的喜悦、巩固数经验,每队奶盒的数量控制在了十个以内,孩子们在每一轮游戏后都会用数学语言表述推测的方法和结果。运用已有的数经验推测奶盒的数量变化。第一轮用到了数数、目测数群的办法,第二轮用到了分解与组合的办法,第三轮用到了加减运算的办法,第四轮根据起点、途中和终点的奶盒数量,推算出掉落在山洞里的奶盒数量,还用到了比一比的办法,不计算直接知晓哪队胜利… ,孩子们在运奶盒的游戏活动中,发展了观察、分析、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奶盒的游戏还可以延伸,逐渐增加奶盒数量,或者设更多的障碍,甚至不限奶盒数量,在孩子们运完后,让孩子们来猜测起点原来有多少个奶盒。相信之后的延伸更能激发孩子们的挑战欲望,进而增加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兴趣,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习,游戏中成长。